最新公告:企业家热议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大会2018-07-24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资讯 > 媒体相关报道

我市餐饮业首个全产业链抱团体成立 50企业抱团 开1000家社区店 餐企采购成本或降五成

文章来源:重庆商报  发布时间:2016-08-24 10:40

抱团整合资源,渐成为企业突破成长天花板的秘密武器。17日,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餐饮商会宣布重庆大运河物流产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大运河集团)成立。据悉,大运河集团是重庆餐饮界首个全产业链抱团体。“通过抱团,餐企采购成本或可降低50%。”大运河集团董事长严琦表示,未来,多个创新项目还将陆续登场:重庆土特产交易中心、1000家社区店、陶然古镇美食街项目……业内人士认为,抱团体正成为趋势,单打独斗的小企业或将淡出市场。
    A
    动态
    大运河物流集团成立
    “与此前的抱团体不同,大运河集团是重庆首个围绕餐饮、娱乐、酒店业,辐射粮油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水酒、餐用具及装修装饰等行业的综合联盟服务平台。”17日,在重庆大运河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成立大会现场,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餐饮商会会长严琦表示,大运河集团是餐饮商会发起成立的第3个抱团体,由50家知名企业组成,注册资金1亿元。
    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大运河集团50名股东中,除我市知名餐饮企业如陶然居、骑龙火锅、秦妈火锅、劲力酒店、孔亮火锅、广积良、桥头、家全居等外,还有洪九果品、品州商贸、中色融资担保等我市其他行业知名企业。
    “这是全产业链大抱团,股东都是和餐饮产业链相关的龙头企业或未来可能发生联系的资源型龙头企业。”严琦表示。据透露,大运河集团由严琦任董事长,副董事长为洪九果品董事长邓洪九和中色融资担保总经理樊能洪。为保证股东利益,项目实施由3人共同签字生效,不授权个人签字。而董事会5人组成,除上述3人外,还有骑龙火锅董事长任鸿秀、秦妈火锅董事长秦远红。
    B
    影响
    采购成本直降50%
    知名餐企为何会抱团?昨日,骑龙火锅董事长任鸿秀表示,通过抱团,可跳过采购中间环节,提高议价能力。对此,秦妈火锅董事长秦远红、劲力酒店董事长李亚丽都表示,这也是其成为股东的直接原因。“比如原来通过代理商采购梭子蟹100多元一斤,现在集体采购只要50多元。”严琦介绍,目前主要采购海鲜品类,而粮油调味品及其它农产品暂未涉及,未来将打造西南地区农副产品为核心的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抱团议价,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测算发现,或给餐企节约50%的采购成本,而对市民而言,餐品售价或降低20%~30%。”严琦表示,目前,集团已在全国乃至世界,寻到20家供应端合作伙伴,比如阿拉斯加深海鱼提供商等,以后可直接从基地、农场采购。
    而上游端生产加工企业,为何会参与抱团?“最大的好处是能大量对接餐企,但我更看重产业链整合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邓洪九表示,到时通过B2B平台可了解餐企采购需求,并由平台大数据提供指导性的生产、种植、销售意见。
    C
    未来
    1000家社区店将落地
    供应链端资源整合后,大运河集团将触手伸向更广领域。严琦表示,餐饮全产业链上每个环节均有商机可挖。
    至于哪些商机可挖,通过大运河集团筹谋的一系列动作,或许能一窥究竟。今年8月,重庆土特产交易中心将在渝中区海航保利国际中心亮相,它是期货、现货交易平台,产品包括各种农产品及相关。“产业链供需关系等,都将通过期货市场进行调节,上游产业按市场需要提前预判生产和订单。”严琦表示。
    同时,大运河集团已经与梁平县政府签订《梁平县陶然古镇美食街项目开发合作协议》,该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将用地面积约35亩,建成集生态乡村旅游、会务度假、特色农副产品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业态。另外,由大运河集团投资的1000家社区店也将在3~5年内走进市民生活,“年内或有20家社区店开业,集团判断,随着互联网广泛使用,社区店将逐步代替大型超市。”严琦表示,即将出炉的社区店,采取O2O运营模式,即在社区店内销售股东产品,包括中餐、火锅等,同时,市民线上下单后,还可享受配送到户。
    点评
    全产业链抱团体对牵头人有高要求
    重庆工商大学MBA特聘教授姜维表示,全产业链抱团是一种创新型商业模式,它与其他同业抱团项目相比,在未来更有可能取得优秀的成绩。究其原因,是产业链相关公司抱团整合资源,能在除主业外的其他项目中寻求合作点。而其他抱团体失败的原因,除治理不善外,业务重叠和冲突亦是主要原因,而产业链抱团往往能规避这类问题。
    不过,姜维提醒,全产业链是纵向整合资源,这类抱团对牵头人及项目运营方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他建议,全产业链整合可选择一到两个切入点先试水,而不是全局铺开。比如,可以侧重选择产业链中下游相关项目投入,这类项目见效快,也利于公司股东之间的磨合。
    但对产业链上游,如动植物养殖、加工等产业,见效时间较长。不过上游是建立可持续优势的基础,企业最终要参与其中。因业务采购对上游无掌控能力,建议以投资性合作或自建基地的形式参与。
    另外,全产业链抱团体要成功,还要平衡好平台内业务和平台外业务。即不仅只对股东提供服务,还要对非平台餐企相关企业提供服务,这样抱团企业才有旺盛的、可持续的生命力。
    趋势
    商会竞争时代来临
    “现在谁都不会单打独斗。”昨日,邓洪九表示,自己不仅参与大运河项目的抱团,还参加了清大实业众筹平台抱团项目,最近他又在酝酿自己的抱团项目。邓洪九表示,要和针对性强的抱团项目对接,帮企业更上一层楼。任鸿秀则认为,小企业或将淡出市场,抱团型企业将成为新主体。
    企业对抱团有强烈需求,反应到市工商联的数据看,商会正成倍增加。据市工商联截至去年的数据,自2012年以来,我市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股东数在6个以上的民营抱团企业已增至21家,涉及14个区县、5个商(协)会,股东共计633人,注册资本总额达212亿元。其中,不乏“航母级”企业。
    昨日,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会注册全放开是趋势,一业多会的局面将出现,未来商会或将爆发性增长。“商会间竞争将会加剧,如何获得会员,如何管理,如何运用,都对时下的商会提出新要求。”该人士建议,商会在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等多方面要做出变革和创新。姜维也表示,商会要加强自身竞争力,团结是发展基础,建立信任感则是团结的基础。